元夕黄庶子淮宅咏莲花灯和胡学士广韵

剪制芙蕖朵朵新,元宵分得玉堂春。祗疑金炬来深夜,未许青藜继后尘。

星萼乍移光满座,月波才动影随人。年年此会逢佳赏,醉落筵前紫绮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元宵节时在黄淮宅邸赏莲花灯的热闹场景,充满节日喜庆和文人雅趣。

前两句讲的是:人们巧手剪制出朵朵新鲜的莲花灯,元宵节在翰林院(玉堂)分到了象征春天生机的花灯。"分得"二字暗示这是文人间的风雅活动,大家共享节日喜悦。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灯会的美景:莲花灯像金色火炬点亮黑夜,连神仙用的青藜灯(传说中神仙照明用的灯)都比不上;灯光如繁星洒落照亮宴席,灯影随人移动就像月光下的水波流动。这里用"金炬""星萼""月波"等比喻,把静态的花灯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是抒情:每年元宵都能欣赏这样的美景,让人开怀畅饮,连头巾(紫绮巾)掉落都浑然不觉。通过这个醉酒细节,把文人雅士纵情欢乐的场景刻画得十分传神。

全诗最妙的是把普通的花灯写出了仙气,用"金炬""青藜"等神仙意象,让俗世灯会有了超凡脱俗的美感。同时"影随人""醉落巾"等动态描写,又让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明代文人既雅致又洒脱的精神风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