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 候春

暖雾驱云,光风流蕙,路转花浓复暗。
玉笛飞声,落谁家深院。
冻痕巧、印入梅梢柳眼。
蜜炬围红星烂。
问讯番风,甚他乡迟见。
熨馀寒、隐约东风面。
春何许、万一雕栏畔。
尚是倦枕恹恹,怨浮萍流散。
更何堪、雨湿黄昏馆。
佳期近、梦短林莺叹。
乍搅乱、一段离魂,隔邮亭影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冬去春来时,诗人等待春天降临的复杂心情,字里行间既有对春光的期待,又暗含漂泊他乡的孤寂。

上阕用细腻的笔触勾勒早春景象:暖雾驱散冬云,微风吹动香草,山路转角处花朵时明时暗。远处飘来的笛声,引出"谁家深院"的遐想,暗示诗人身处异乡的疏离感。冬雪融化的痕迹还留在梅枝柳芽上,而屋内烛光如红星般温暖,这种内外对比凸显出对温暖的渴望。诗人忍不住质问春风:为何在他乡来得这样迟?

下阕转入更深层的情绪。虽然感受到东风拂面,但春天似乎仍停留在想象中("万一雕栏畔")。倦怠地倚着枕头,埋怨自己如浮萍般漂泊的命运。黄昏雨打馆驿的场景更添愁绪,即便知道春天将至,但短暂的梦境又被莺啼打断。最后"邮亭影断"的意象,将游子与故乡被山水阻隔的怅惘定格在暮色中。

全词妙在将自然节气的变化与人生境遇相融合,那些光影流动的春景描写(暖雾、蜜炬、红星),其实都是诗人内心期盼的外化。而"倦枕""浮萍""邮亭"等意象,又悄悄泄露了羁旅愁思,形成温暖期待与孤独现实之间的张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