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瑞鹧鸪》写的是春天里一种叫瑞香的花,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
开头两句用对比手法:虽然曾经热闹的梅台(赏梅的地方)在春风中显得冷清,但山间的瑞香花却开得正好,让人眼前一亮。"拂面开"三个字特别生动,仿佛花儿主动凑到人眼前打招呼。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瑞香的特点:深青色的花萼像古代染坊的布料般素雅,傍晚的风吹来带着木头熏香般的花香。这里用"熏骨"形容香气入骨,说明香味非常浓郁持久。接着用对比手法:瑞香的枝条不像丁香那样弯曲缠绕,矮小的植株却能和茉莉花种在一起,突出它低调但坚韧的特性。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真想找个花盆把这幽香的花移植回家,让修道之人随时可以取材制香。这里透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不需要名贵花卉,寻常山花就能带来持久的精神享受。
全诗最妙的是把视觉(绀色)、触觉(拂面)、嗅觉(水沉香)融合在一起,通过和梅花、丁香、茉莉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瑞香这种不太起眼的山花独特的气质美。诗人没有刻意拔高,而是用生活化的比喻(染坊布料、熏香)让普通花草显得亲切可贵。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