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

红桑枯后,青山犹护,贞魂凝处。
埋血年年,闻有土花堪据。
丛铃碎佩风前泪,吹下绀尘如雨。
是人天不了、烦冤心事,鹤归愁诉。
诗篇谁解惜,江陵肠断,一样木兰歌句(用唐人事)。
寒蝶荒燐(诗中语),可抵铜驼尘土。
虫沙浩劫今番又,算也空王难度。
写椒浆还乞、庄严永閟,青溪祠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凄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讲述了一个关于忠魂不灭、历史沧桑的故事。

上片用自然景物开篇,红桑枯萎但青山依旧守护,暗示某种精神长存。"埋血年年"指代历史中不断重复的牺牲,土地上开出的"土花"(野花)成为见证。风吹过时,铃铛和玉佩的碎片仿佛在哭泣,洒下深蓝色的尘埃,暗喻逝者的眼泪。这些冤屈连上天都无法化解,只能借由归来的鹤(象征亡灵)倾诉愁苦。

下片转入历史典故。"江陵肠断"借用唐代故事,暗示古今悲情相通。寒蝶(可能指亡魂化蝶)和荒燐(鬼火)在废墟中飘荡,比洛阳铜驼(象征王朝衰败)的尘土更令人心碎。"虫沙"比喻战乱中的百姓,连佛祖(空王)也难以超度这样的劫难。最后以祭祀场景作结:洒下椒酒(祭品),祈求神灵永远守护这座青溪边的祠堂,让英灵安息。

全词通过废墟意象(枯桑、碎佩、荒燐)、历史隐喻(铜驼、虫沙劫)和祭祀场景,构建出一个跨越时空的悲壮画卷。核心表达的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被遗忘的忠魂与苦难都值得被铭记,而自然山川和后世祭奠,正是这种记忆的永恒载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