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癸未中秋雨闷中示德衡弟
天公何见戏,凡事每相乖。应知今夜秋半,故□放云霾。不遣*娥窥户,空使骚人赏客,尊俎预安排。无复弄清影,只自黯愁怀。下帘栊,收绮席,罢金钗。谁能为我,叩广寒玉殿令开。待得良辰美景,却遇凄风苦雨,好事实难谐。高卧清无梦,檐溜滴空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中秋夜下雨,作者郁闷的心情。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老天爷在开玩笑 开头就说"天公何见戏",像在抱怨老天故意捣乱。中秋本该赏月,结果乌云密布("放云霾"),连月亮影子都看不见。酒菜都备好了("尊俎预安排"),却只能对着空荡荡的院子发呆,特别扫兴。
2. 想开月宫大门 作者异想天开地说"谁能帮我敲开月宫大门",这种孩子气的幻想反而显得更失落。就像现在人订了演唱会门票却遇到暴雨,只能无奈地说"能不能让主办方改期啊"。
3. 雨声代替月光 最后场景特别有画面感:放下帘子、收掉酒杯、摘下首饰("下帘栊,收绮席,罢金钗"),听着屋檐滴水声失眠。把"滴滴答答"的雨声和皎洁月光作对比,不用直接说难过,但比直说更让人感同身受。
全词妙在把日常小事写得生动有趣,用"想敲月宫门"这种夸张想象来表达郁闷,既真实又带着幽默感。最后那个听着雨声失眠的画面,就像现代人深夜刷手机时的孤独感,很容易引起共鸣。
蒲道源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