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十三夜再赏月用前韵)
藐姑仙子,天外谁为侣。八极浮游气为驭。看朝餐沆瀣,暮饮醒醐,瑶台冷,吹落九天风露。翠空云幕净,宝鉴无尘,碧树秋来暗消暑。残夜水明楼,影落寒溪,行人起、沙头唤渡。任角声、吹落小梅花,梦不到渔翁,一蓑烟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月夜仙境,通过三个层次展现了月光的奇幻魅力。
上片把月亮比作住在瑶台的仙女:开篇用"藐姑仙子"形容月亮超凡脱俗的美,说她以云气为车遨游天际。这位仙女清晨饮露水,傍晚喝仙酒,住在清冷的瑶台上,身上洒落着九天飘落的仙露。这些描写让月亮充满了仙气飘飘的神秘感。
中片转到人间赏月的视角:雨过天晴后,月亮像擦亮的镜子般清澈,月光下的绿树让人忘却暑热。夜深时分,月光照亮水面,树影倒映在溪流中,早起赶路的人在渡口呼唤船家。这里从仙境过渡到人间,月光给夏夜带来清凉宁静。
结尾处笔锋一转:任凭号角声惊醒了晨梦,但渔翁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披着蓑衣在烟雨中垂钓。最后这个画面突然打破前文的静谧,用声音和动态景物收尾,留下余韵。全词在仙气、静谧与声响之间巧妙转换,展现了月光不同时段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