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金鍼插竝玉搔头,月落河倾尚倚楼。
细认双星还自感,别离同是一般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夜晚一位女子思念远方爱人的场景,语言柔美含蓄,情感细腻动人。

前两句用"金针"和"玉搔头"(古代女子的发饰)勾勒出女子精心打扮的形象。她独自倚楼望月,直到月亮西沉、银河倾斜(表示夜深),凸显出等待的漫长与执着。

后两句点明七夕主题:女子辨认着天上的牛郎织女星,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诗人巧妙地将神话传说与现实情感交织——天上的牛郎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人间的恋人也饱受分离之苦,道出了"天下有情人同此心"的普遍愁绪。

全诗没有直抒胸臆的呐喊,而是通过女子深夜望星的细节、银河与发饰的意象对比,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种温柔而深沉的思念。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武衍

武衍,字朝宗,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寓临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命曰适安。有《适安藏拙馀稿》、《适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自序其集。事见《南宋古迹考》卷下。武衍诗,以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