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 听琴曲《潇湘水云》倚雪舟四声

韵泠泠,正谁遥夜弹冰。
谱出一片伤心,空诉与湘灵。
拂岫冷云来去,伴九嶷萝薜,濯影苍冥。
渐霭风泻玉,烟光逐水,流响天青。
江枫自落,骊龙不起,明月孤行。
露湿金徽,还黯惹、宿愁千点,轮指寒生。
清商最苦,任素魂、听到无声。
梦断处,甚沙边客雁,秋边旅思,同占飘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里听琴曲《潇湘水云》时的感受,通过音乐引发的联想,表达了一种孤独、忧伤的情绪。

上片(前段)写听琴时的想象: 1. 开篇用"泠泠"形容琴声清脆,像冰一样清冷,暗示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 2. 琴声仿佛在诉说伤心事,却只能对着湘水女神倾诉,显得很孤独。 3. 接着描写想象中的潇湘景色:云雾缭绕的九嶷山,风吹过像玉一样的声音,烟光水色交织,琴声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

下片(后段)写听琴后的感受: 1. 江边枫叶飘落,水底的龙也不动,只有月亮孤独地移动,营造出寂寥的氛围。 2. 琴弦被露水打湿,暗示弹琴时间很久,也暗指泪水。琴声勾起许多旧愁,弹琴的手指都发冷了。 3. 最悲伤的是琴声渐渐消失,听者沉浸在余韵中,直到完全无声。 4. 结尾联想到南飞的大雁和秋天的旅人,大家都像自己一样漂泊无依。

全词特点: 1. 把听觉转化为视觉画面,让读者"看到"琴声描绘的景象。 2. 用"冰""冷""寒""湿"等字眼强化凄凉的感受。 3. 最后把个人情绪扩展到普遍的人生漂泊感,引发共鸣。

简单说,这首词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音乐电影",通过琴声带我们看潇湘夜景,感受弹琴人和听琴人共同的孤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