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记汝长老长至晚步

薄暮长陂林悄悄,短筇迟影发苍苍。群阴消尽人同老,一气潜生天渐忙。

学雪梨花偷试白,宿梅春鸟误啼黄。无端恼乱东溪竹,叶叶西风背夕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傍晚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

首句“薄暮长陂林悄悄”,描述了冬天的傍晚,天色渐暗,树林变得静悄悄的情景。“长陂”指的是长长的堤坝或河岸,“薄暮”和“林悄悄”营造了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

第二句“短筇迟影发苍苍”,描绘了作者的身影。这里,“短筇”指的是拐杖,“迟影”形容自己的影子慢慢移动,而“发苍苍”则表现了作者的头发已经变白,暗示了作者的年纪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第三句“群阴消尽人同老”,这里借用了阴阳五行的观念,“群阴消尽”可以理解为冬天的寒冷和阴郁逐渐消散,同时也暗指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逐渐过去。而“人同老”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都会变老的事实。

第四句“一气潜生天渐忙”,“一气潜生”可以理解为万物开始复苏,生机勃勃的气息开始涌现。“天渐忙”则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大自然开始忙碌起来。

第五、六句“学雪梨花偷试白,宿梅春鸟误啼黄”,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梨花偷偷开放,春鸟误啼出黄色的音符,这些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两句“无端恼乱东溪竹,叶叶西风背夕阳”,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东溪的竹子被西风扰动,仿佛作者的内心也被某种情绪所困扰。“叶叶西风背夕阳”则形象地表现了这种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天傍晚到春天变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景象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