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
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烟霞共掩映,林野俱萧瑟。
楚塞郁不穷,吴山高渐出。
客行殊未已,沐澡期终吉。
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
馆宇肃而静,神心康且逸。
伊我非真龙,勿惊疲朽质。
烟霞共掩映,林野俱萧瑟。
楚塞郁不穷,吴山高渐出。
客行殊未已,沐澡期终吉。
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
馆宇肃而静,神心康且逸。
伊我非真龙,勿惊疲朽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登临叶县故城、拜谒沈诸梁庙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与内心感悟的交融,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开篇四句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秋日登高的画面:诗人勒马驻足平原,登上城墙眺望寒日。远处烟霞与近处林木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片萧瑟的秋景。这里"寒日""萧瑟"等词语营造出苍凉的氛围,为全诗定下基调。
中间六句由写景转入怀古。"楚塞""吴山"既实指眼前山水,又暗含历史纵深——沈诸梁作为春秋时期楚国名臣,曾治理这片土地。诗人行走在延续千年的古道上,通过沐浴斋戒的仪式感,试图与古人精神相通。"椒桂奠酒"的祭奠场景中,仿佛能看到风云汇聚庙宇,暗示神明降临的肃穆时刻。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自省:面对庄严庙宇中安详的神像,他谦逊地表示自己并非真龙天子般的非凡人物,请神明不必在意自己这个疲惫凡人的参拜。这种自我认知既包含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也流露出对自身平凡处境的坦然接受。
全诗通过空间移动(由城外到庙内)和时间穿越(由眼前到古代)的双重线索,将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与个人感悟巧妙融合。诗人没有直接歌颂沈诸梁的功绩,而是通过营造意境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最后落脚于对生命状态的思考,显得含蓄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