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欲寻好句乞梅花,从实平章不要夸。
且道色香谁可比,只才拟议即成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想用最美的句子来赞美梅花,但发现无论怎么写都无法真正捕捉到梅花的神韵。

开头两句说诗人想找最好的诗句来向梅花“乞求”灵感(“乞梅花”可以理解为向梅花讨要写诗的灵感),但他提醒自己要实事求是,不要浮夸。后两句是重点:诗人问“谁能真正形容梅花的色与香?”——刚想用语言去描述,就已经偏离了梅花的本质了。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失败”体现梅花的美:诗人承认自己写不出完美的诗句,反而衬托出梅花超越语言的美。就像你看到绝美的风景,拍照后感叹“照片根本拍不出实际的美”。 2. 反对套路化赞美:诗人拒绝用俗套的夸张词汇(“不要夸”),强调真实感受。这就像叫网红滤镜下的虚假美,远不如真实的素颜动人。 3. 哲理藏在简单比喻里:最后两句暗含禅意——真正的美(或真理)无法被语言完全定义,一旦试图用概念去框定它,就已经失真了。就像你无法用“甜”字说清初恋的滋味。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写不出梅花好诗”的遗憾,反而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梅花不可言传的傲骨与幽香。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