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高柳鸣蝉诗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露下緌恒湿,风高翅转轻。

叶疏飞更迥,秋深响自清。何言枝里翳,遂入蔡琴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柳树上蝉鸣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前两句"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是说:园中柳树在凉意中伫立已久,蝉儿似乎感知到季节变化而惊鸣。这里用"吟"字赋予柳树人格化特征,"惊"字则生动表现了蝉对季节更替的敏感。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特写镜头:"露水打湿了蝉的细须,秋风吹得蝉翼更显轻盈;随着树叶稀疏,蝉飞得更高更远;深秋时节,蝉鸣反而更加清亮"。诗人捕捉到四个细节:沾露的蝉须、风中轻薄的蝉翼、高飞的轨迹、清越的鸣叫,用动态画面展现了秋蝉的特性。

最后两句用典故收尾:谁说藏在枝叶间的蝉鸣微不足道?它分明能化作蔡邕琴声般的雅乐。这里借东汉蔡邕听琴辨音的典故,将蝉鸣提升到艺术高度,暗示自然之声与人文艺术的相通。

全诗以蝉为焦点,通过"视觉(柳、露、翅、叶)—听觉(鸣)—想象(琴声)"的多维度描写,把普通的秋蝉景象写得有声有色。最妙的是诗人不仅写实,更在结尾将蝉鸣与高雅艺术相联系,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诗意,关键是要像诗人一样保持敏感细腻的观察力。

王申礼

王申礼,事迹不详,代表作《宝林寺》、《赋得岩穴无结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