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九仙观送刘司务之天官
青山一径连花竹,瑶宫琼馆依林麓。
昔云兄弟九仙人,跨鲤成仙岩下宿。
仙人一去竟不来,落叶行迹空苍苔。
石窗无人白云冷,药炉有火芙蓉开。
春林不辨武陵处,阴崖尚忆瑶池路。
仙乐时闻太乙宫,翠禽声起勾陈树。
鸦浴池边日未斜,洞门流水秦人家。
湖光占处知残雨,山色晴中见落花。
朝来送君即倾盖,离筵与群仙会。
仙人吹笙期子来,碧桃花下应相待。
昔云兄弟九仙人,跨鲤成仙岩下宿。
仙人一去竟不来,落叶行迹空苍苔。
石窗无人白云冷,药炉有火芙蓉开。
春林不辨武陵处,阴崖尚忆瑶池路。
仙乐时闻太乙宫,翠禽声起勾陈树。
鸦浴池边日未斜,洞门流水秦人家。
湖光占处知残雨,山色晴中见落花。
朝来送君即倾盖,离筵与群仙会。
仙人吹笙期子来,碧桃花下应相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山中道观,借送别友人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前六句)用"青山""花竹""瑶宫"等意象勾勒出九仙观的仙境氛围。诗人提到九位仙人曾在此骑鲤鱼升仙的传说,但如今仙人已去,只留下长满青苔的石窗和冷清的白云,暗示仙境虽美却难寻仙踪。
第二部分(中间六句)通过"春林""阴崖"等景物展开联想。诗人将这里比作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桃花源和王母娘娘的瑶池,听到仙乐与翠鸟鸣叫,看到乌鸦在池边沐浴,流水通向秦代隐士的住所。这些虚实结合的描写让道观更显神秘。
第三部分(后六句)转入送别主题。诗人在清晨送别友人时,想象这场离别宴如同神仙聚会。最后用"仙人吹笙""碧桃花下相待"的浪漫画面,既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也暗含自己渴望超脱尘世的心愿。
全诗妙在将现实送别场景与虚幻仙境交织,通过"白云冷""药炉火"等冷暖对比的意象,既写出道观的清幽,又透露出对修仙生活的向往。最动人的是结尾处把普通送别升华成神仙相约的重逢,让离愁也带着几分飘渺仙气。
赵迪
福建惠安人,字景哲,自号白湖小隐。以诗名。有《鸣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