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咏秋海棠(壬午)

蛩吟处。秋浸一池红雨。
昨夜阑干扶得住。断肠人欲去。
只把芳心自吐。不管清寒担误。
闲倚南楼催薄暮。倩谁支玉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秋海棠,但其实是借花写人,表达一种孤独忧伤的情感。

上片(前四句): 开头用蟋蟀叫声(蛩吟)点明秋天,说秋意像水一样浸染了满地的海棠花瓣(红雨)。这里"红雨"不是真的下雨,而是形容花瓣飘落像红色的雨。后两句更伤感:昨夜还能扶着栏杆看花,今天就要和这让人心碎(断肠)的秋景告别了。

下片(后四句): 说秋海棠只管开放(芳心自吐),不在乎秋天的寒冷耽误了它的花期。这里其实是说人像花一样坚持自我。最后两句写人靠在楼上看着天色渐晚(催薄暮),问谁能帮花朵留住露水(支玉露),其实是感叹没人能留住美好时光。

全词妙在: 1. 把花和人完全融合,看似写花,实则写人 2. 用"红雨""玉露"这些美丽意象,把悲伤情绪写得很有诗意 3. "扶得住""欲去"这些动态描写,让画面活起来 4. 最后一句"倩谁支玉露"的提问,留下无限惆怅

简单说,就是借秋海棠写人在秋天里的孤独,对美好事物留不住的伤感,但写得特别美,把愁绪都化成了诗意的画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