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苦的细腻感受。
上片用"霜华改鬓丝"形容岁月在鬓角留下的白发痕迹,暗示主人公已不再年轻。"青镜见颦眉"写她照镜子时愁眉不展的样子,而"杜鹃啼彻落花时"用杜鹃啼血和落花两个意象,既点明暮春时节,又暗喻她内心的悲痛。
下片"屏上有山非小别"说屏风上的山水画不是真正的离别,但现实中"钗头无凤不常离"——发钗上没有凤凰装饰(可能指爱人不在身边),这才是真正的长久分离。最后"一泓清泪影娥池"写她的泪水滴落在如镜子般的水池中,既是对影自怜,也暗含对远方爱人的思念。
全词通过白发、愁眉、落花、孤钗、清泪等意象,将无形的时光流逝和思念之情化作具体可感的画面,语言含蓄优美,把女子细腻的愁思表现得既深刻又动人。
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