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
谁擫昭华吹古调,散花便满衣裾。只疑幽梦在清都。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译文及注释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
藉草:以草荐地而坐。玉扶疏:指梅枝舒展。

谁擫(yè)昭华吹古调,散花便满衣裾(jū)。只疑幽梦在清都。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昭华:即玉管。古调:指笛曲《梅花落》。一本作“古怨”。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注释

藉草:以草荐地而坐。
玉扶疏:指梅枝舒展。
擫:用手按捺。昭华:即玉管。古调:指笛曲《梅花落》。一本作“古怨”。
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赏析

此词借赏梅抒写爱国情怀。上片写月夜对酒赏梅,是实景。下片写忽听《梅花落》,不禁梦绕清都,是虚景。张孝祥词以雄奇奔放称,风格近苏轼。但此词却清幽含蓄,虽婉约名家亦不能过;而寄意收复中原,情真调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清幽浪漫的冬夜赏梅场景,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上片以问答开篇,像朋友聊天般亲切:你觉得哪里的梅花最美?来,我们带着酒壶坐在草地上慢慢欣赏。西园的夜晚干净得不染一丝尘埃,天空的云彩像被打碎的琉璃,月光下两株梅树枝影婆娑,宛如白玉雕琢般清透。这里用"玉扶疏"形容梅枝,既写出梅树的精致形态,又暗含其高洁品格。

下片更添仙气:不知是谁吹起了古老的笛曲,仿佛天女散花般让花瓣落满衣襟。这美好得不真实的场景,让人怀疑是不是梦游到了天宫。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用星空的变化暗示时间流逝——星星渐稀,银河转向,寒霜越来越重,月亮也显得孤单。这种时空转换的描写,突然给浪漫的赏梅夜添了几分人生无常的感慨。

全词就像用文字拍摄的唯美电影:开篇是友人把酒赏梅的温馨长镜头,中段突然加入花瓣雨的神仙特效,结尾却定格在霜月孤悬的空镜上。明明在写梅花,却让人感受到人生中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刻,以及繁华过后的淡淡寂寥。最妙的是通篇没用任何生僻字,却营造出既风雅又接地气的意境,就像用手机拍出了水墨画的效果。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