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的夜晚场景,核心是通过自然景物反衬人的孤独。
前两句写井边长着茂密的梧桐树,树叶层层叠叠显得很沉重。这里的"沈沈"既形容树叶的浓密,也暗示心情的压抑。梧桐在古诗里常象征孤独,比如"梧桐更兼细雨"的意境。
后两句突然转折:昨夜月光本是美好的,却偏偏照见树上成双成对的鸟儿。"伤心"二字点明主题——连鸟儿都成双成对,反衬出人的形单影只。月光在这里不是浪漫的,反而成了残酷的见证者。
全诗妙在: 1. 用"双栖禽"反衬孤独,比直接说"我好孤单"更有力量 2. 选择梧桐、冷月这些自带忧郁气质的意象 3. 短短20个字,从写景到抒情自然过渡,最后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就像现代人拍了一张月光下梧桐树的照片,树上两只鸟依偎在一起,配文"连鸟儿都有人陪",这种含蓄的悲伤反而更打动人。
朱纯
朱纯(1417—1493),字克粹,号肖斋,自号龟峰识字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雅有儒行,太守戴琥深敬礼焉,钦授翰林院简讨召修。正统元年官兵科给事中,后刑科给事中。曾与罗颀、张浩等结“鉴湖吟社”,著有《淘铅集》、《驴背集》、《自怡集》、《农余杂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