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新竹生长的动态美和坚韧品格,用生活化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竹子的生命力。
开篇用"笋添南阶竹"这样生动的口语,像在说"竹子从台阶边冒出新笋","日日成清閟"则用"一天天长得清幽"这样的大白话,让人看到竹子安静生长的画面。诗人用"缥节已储霜"(竹节像裹着霜)和"黄苞犹掩翠"(黄笋衣还包着嫩绿)这样的对比色,像给竹子拍了张特写照片。
中间部分用数字游戏写竹子的生长状态:"出栏抽五六"(五六根窜过栏杆)、"当户罗三四"(三四簇对着门口),就像邻居家调皮的孩子探出头来。说竹子"高标陵秋严"(比秋天还挺拔)、"贞色夺春媚"(绿意胜过春天),是用夸张手法夸竹子又酷又美。
后段写竹子长得任性又可爱:"稀生巧补林"(这儿缺了就长几棵补位)、"并出疑争地"(挤在一起像在抢地盘),把竹林比作玩捉迷藏的孩子群。最后"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的拟人手法,把带露水的竹叶比作含泪的美人,突然给硬朗的竹子加了温柔滤镜。
全诗就像用手机拍竹子的延时摄影:从破土到成林,从裹着笋衣到亭亭玉立,最后定格在露珠摇摇欲坠的瞬间。诗人没说教竹子多高尚,但通过这些鲜活画面,自然让人感受到竹子那种"我自生长我的美"的潇洒劲儿。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