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云听梵图

山茨浓岚堕空绿,午窗鸟啭初梦熟。角巾著屐村南亭,时有白云松际宿。

松风静不语,云来无处所。依微梵刹度遥音,想见僧廊停粥鼓。

声闻果中坐日晏,松钗满径云翳吐。心通那复折杨枝,满眼纷飞豆花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悠远的山中景象,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开头四句写的是午睡初醒的场景:山间雾气缭绕,绿意浓郁,午睡时被鸟鸣唤醒。诗人戴着角巾、穿着木屐来到村南的亭子,看到白云在松树间停留。这里用"白云松际宿"的拟人手法,把白云写得像客人一样在松树间歇脚,生动有趣。

中间四句写环境的静谧:松风安静无声,白云来去无踪。远处寺庙传来隐约的诵经声,让人想象僧人们正在吃斋饭的场景。"松风静不语"和"云来无处所"这两句特别妙,把无形的风和飘忽的云写得很有灵性。

最后四句转入感悟:诗人在佛寺中静坐直到日暮,看到松针铺满小路,云气缭绕。此时心境澄明,不再执着于折杨枝这样的俗事,眼前只有豆花雨纷纷飘落的美丽景象。"心通"二字点出诗人已领悟禅机,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由外及内地展现了诗人从欣赏自然到感悟禅理的过程。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悠远,把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与自然和谐相处、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