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夜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着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疆戍卒的孤独生活和思乡之情,语言质朴却充满画面感。

开头两句像电影镜头:连绵的群山间,斜月照着孤零零的帐篷,惊醒的戍卒发现自己仍在天涯漂泊。这里用"穹帐连山"的壮阔反衬"孤客"的渺小,月亮西斜的细节暗示他辗转难眠。

中间四句用四季轮回的景象写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苦:大雁年复一年飞过枯黄的草原,雪永远覆盖着土地;老兵夜夜听着黄榆树下的胡笳声。驿站偶尔有南方来的信使,但边疆永远刮着夹杂沙尘的大风。诗人用"年年雪"和"夜夜笳"这种重复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

结尾最令人心酸:妻子寄来的春衣已经收到,可五月的边城依然寒冷如冬,连花都不开。这里的"空"字用得巧妙,既说春衣白寄了,也暗指夫妻团聚的希望落空。通过"春衣"与"未着花"的对比,把戍卒有家难回的痛苦写得含蓄而深刻。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帐篷、飞雁、笳声、沙尘这些典型意象,把边疆的荒凉和戍卒的乡愁自然融合。就像用一组泛黄的老照片,默默诉说着古代戍边人的故事。

吴兆骞

(1631—1684)清江南吴江人,字汉槎。吴兆宽弟。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居二十三年。友人顾贞观求明珠子纳兰性德为之缓颊,旧日文友宋德宜、徐乾学集资纳赎,始得放归,又三年而卒。有《秋笳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