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愬画像

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
君得李佑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
公方沉鸷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
远人信宿犹未知,大类西平击朱泚。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
君看鞬橐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

译文及注释

(huái)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
淮阴:指韩信,韩为淮阴人,后又封淮阴侯。广武:指李左车,汉初名将兼谋士,曾受封广武君。

君得李佑(yòu)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
李佑:叛首吴元济的勇将,李愬设计擒之,厚待,佑感恩献计,助李愬破蔡州。元济: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掌股:掌握之中。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
羊公:指羊祜。

公方沉鸷(zhì)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lú)
鸷:勇猛兼且深沉。无头颅:吴元济被囚至京师,斩于独柳,其夜,即失其首。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
雪中句:两句写雪夜突袭蔡州之况。袖底喻军事计划之隐秘也。

远人信宿犹未知,大类西平击朱泚(cǐ)
远人:指蔡州吴元济等人。信宿:此次奇袭雪中行军连续两日夜。西平:李愬父李晟,以击破朱泚功封西平郡王。朱泚:唐卢龙节度使。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
锦袍玉带:李晟、李愬父子待将士甚厚,皆尝解锦袍玉带赠部将,激励忠义。拄颐长剑:佩剑耸起,碰及面颊,喻大将威仪风度。大梁公:大凉公,李愬以功封凉国公,食邑三千户。

君看鞬(jiàn)(tuó)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
鞬橐:古代盛弓箭之具。丞相:指裴度,实为平叛破蔡最高统帅。天:皇帝、皇朝也。指李愬忠于朝廷之志始终不渝。

注释

淮阴:指韩信,韩为淮阴人,后又封淮阴侯。广武:指李左车,汉初名将兼谋士,曾受封广武君。李左车初仕于赵,韩信率兵攻赵。李左车为赵献计拒韩,未见纳。韩用背水阵破赵,擒赵王、斩陈余、生俘李左车。韩亲为李释缚,奉为师,执弟子礼甚恭。受李指点。迅速攻破燕齐。凭韩信这种威势和气量,项羽岂是对手。
李佑:叛首吴元济的勇将,李愬设计擒之,厚待,佑感恩献计,助李愬破蔡州。元济: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父死,自领其军,据申、光、蔡三州而叛。李愬破蔡州,生擒之,押送长安受诛。掌股:掌握之中。
羊公:指羊祜。晋大将羊祜守荆州十年,行仁政,惠士民,图攻灭东吴。此处再提李愬感化李佑事。羊祜偃旗息鼓,隐蔽灭吴意图,李愬效之,麻痹吴元济戒心。
鸷:勇猛兼且深沉。无头颅:吴元济被囚至京师,斩于独柳,其夜,即失其首。
雪中联:两句写雪夜突袭蔡州之况。袖底喻军事计划之隐秘也。
远人:指蔡州吴元济等人。信宿:此次奇袭雪中行军连续两日夜。西平:李愬父李晟,以击破朱泚功封西平郡王。朱泚:唐卢龙节度使,率兵叛唐,建元称帝,自号汉元天皇,据有长安,唐德宗逃奔。李晟回师夜袭,破之。
锦袍玉带:李晟、李愬父子待将士甚厚,皆尝解锦袍玉带赠部将,激励忠义。拄颐长剑:佩剑耸起,碰及面颊,喻大将威仪风度。大梁公:大凉公,李愬以功封凉国公,食邑三千户。
鞬(jiàn)橐:古代盛弓箭之具。丞相:指裴度,实为平叛破蔡最高统帅。李慑破蔡后,按兵等待裴度。度至,戎装礼谒,足见李愬知礼识度,顾全大局。天:皇帝、皇朝也。指李愬忠于朝廷之志始终不渝。

简析

这首诗气势恢宏,语词铺张,大有山谷诗风。惠洪虽未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内,但人皆视其为江西诗社中人。全诗简洁精炼,沉着雄辩,突出地表现出李愬足智多谋、忠君爱国的大将风度。李愬(773-821),唐代著名将领,洮州临潭(属甘肃省)人。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任唐、随、邓州节度使,与叛将吴元济(时任申、光、蔡三州节度使)相邻。他表面松弛军备,以麻痹叛敌,暗中整顿军伍,善待降人。次年冬,乘雪夜突袭蔡州,生擒吴元济,成为中国古代战史上奇袭之范例。他亦因此进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封凉国公,时人为立祠塑像、题诗绘图。诗中惠洪把李愬与西汉开国元勋韩信相提并论,甚至认为李愬的功绩超过了韩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赞美李愬的诗歌。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背景知识。李愬是唐代的一位著名将领,曾经夜袭蔡州,成功擒获叛将吴元济,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接下来,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首联“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描述了李愬如同楚汉争霸时期的名将韩信、项羽等英勇威武,拥有不可小觑的军事才能和壮志雄心。

颔联“君得李佑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提到了李愬善待降将李佑,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大将风范和仁爱之心。同时暗示了李愬对吴元济的掌控。

颈联“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通过对比羊祜和李愬的德行和军事才能,突出李愬能够以和平方式化解冲突的能力,表现了他的智谋和骄傲之处。这里的“卧鼓不战”意指用兵有道,能屈能伸。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李愬雪夜突袭蔡州的事迹。“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形象地描绘了这场战役的惊险和成功。如同儿童游戏般轻松,在夜晚顺利夺取蔡州。同时用“远人信宿犹未知”形容战争结束后人们仍沉浸在惊讶之中。

接下来的诗句再次赞美了李愰的英勇事迹。“大类西平击朱泚。”这里提到的是李愬与西平郡王朱泚的战斗,再次凸显了他的英勇无畏和杰出军事才能。西平郡王是历史上的一位勇猛的将领,这样比喻可见对李愬的高度评价。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李愬的形象。“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这里描绘了李愬身着华丽战袍,佩戴长剑的形象,展现了他的英勇气质和尊贵身份。同时,“大梁公”这个称号也表现了他的功绩和声望。诗人用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李愬的风范和风采。 最后两句描绘了李愬决心报效国家,忠诚始终的精神。“君看鞬橐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这里的“鞬橐”指的是战士的装备和行囊,“丞相”指代国家高层领导或决策者。“此意与天相始终”表达了李愬决心与国家同心协力、忠诚不渝的精神。整首诗以赞美李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为核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李愬的军事才能、仁爱之心和忠诚之志。同时体现了对古代英雄的崇敬和对英勇事迹的赞美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