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校文联句

天街丽奎文,王都会髦弁。
奉璋来峨峨(祖常),佩玉坐宴宴。
揖庭雁鹜立,干禄虎豹变(本)。
解衣三褫带,束卷一如縳(端)。
蜂房磬折入(本),铃素宫悬奠。
沈墨翻玄江(祖常),炬蜡烧赤电(端)。
冥思嗒移精(本),幽探寂凝眄。
刻楮非三年(祖常),穿杨真一箭。
微吟忽首肯(端),急写掇意见。
字误率一注(本),藁属各后先。
庙器陈古制(祖常),舶香然甲煎。
潘陆芜静分(端),枚马迟速见。
驼疥落毨毛(本),牛溲起回漩。
趋跄进程书(祖常),缄封递誊缮。
号分梵夹字(端),画裂苍史椽。
校读乃上副(本),考第或当荐。
拣金昼披沙(祖常),角麟宵设馔。
頞蹙咨碌碌(端),眼嵬矜涏涏。
去取决一目(本),利钝尽三战。
仙籍银榜悬(祖常),牙门鹄袍袨。
数盈辐共毂(端),馀弃繻过传。
得隽九族贺(本),败绩十朋唁。
工歌劳府主(祖常),几授集曹掾。
淳毋太官具(端),臑肩庖丁剸。
瓶罍杂酒湩(本),供张烂彩茜。
群哗剧宾兴,众乐醵饮饯。
里妪嗔儿痴(祖常),室妇詈夫懦。
忆昨被请初(本),自赧官居贱。
鸣驺纷辟易(端),曲巷隘回邅。
飞盖及泮水(本),重钥限别院。
逻卒游铎振(祖常),周垣园棘栫。
摄事四列署(端),防嫌两隔面。
御史官方峻(本),主司目敢眩。
持衡亦荣名(祖常),束湿奈罔罥。
浃旬虽独苦(端),得士期众羡。
博士曲台秀,翰林金闺彦。
叙赋极覼缕,修词妙贯穿。
而我典簿领,偶尔共笔砚。
补缀褐倒绣,琐碎袜拆线。
细书刻他山,奇迹壮赤县(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南城校文联句》描绘了一场古代科举考试的生动场景,可以理解为一场古代"公务员考试"的现场直播。全诗通过多个角度展现了考场内外的众生相,既有考生的紧张状态,也有考官的工作场景,还有围观群众的反应。

诗中用大量形象比喻描写考场细节: 1. 考生们像大雁和野鸭一样整齐站立(揖庭雁鹜立),穿着正式礼服(奉璋来峨峨),紧张得衣服带子都松了(解衣三褫带)。 2. 考试过程极其严格,有巡逻士兵(逻卒游铎振),围墙插满荆棘(周垣园棘栫),考官目光锐利(主司目敢眩)。 3. 考生们冥思苦想(冥思嗒移精),有的下笔如飞(急写掇意见),有的反复修改(字误率一注)。 4. 考后场景:中榜者全家庆祝(得隽九族贺),落榜者朋友安慰(败绩十朋唁),官府设宴庆贺(工歌劳府主)。

诗中还运用了许多生活化的比喻: - 把考场比作蜂房(蜂房磬折入) - 落榜者像骆驼掉毛般狼狈(驼疥落毨毛) - 围观群众像看戏一样热闹(群哗剧宾兴)

通过这些生动描写,诗人不仅记录了科举考试的制度流程,更捕捉到了考试带给人们的各种情感体验——期待、焦虑、喜悦、失望,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重要人生时刻。诗中既有对考试严肃性的尊重,也暗含对科举制度下众生相的微妙观察。

宋本

宋本[元](公元一二八一年至一三三四年)字诚夫,大都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卒于惠宗元统二年,年五十四岁。自幼颖拔。稍长,读书穷日夜,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至治元年(公元一三二一年)策士,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泰定元年,(公元一三二四年)除监察御史,以敢言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