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行

燕山八月风吹雪,北酒垆头点猩血。
美人高坐碧氍毹,手拨琵琶唱频阕。
银铛烧出紫驼峰,华灯夜剪青莲月。
莲花旋舞金莲蒂,鸳鸯绣幕流苏坠。
顷刻能开上苑花,逡巡笑绾章华臂。
年光逝水人间掷,昨日缠头今不识。
丝鞚宝匣出长杨,皓齿蛾眉复东陌。
东陌西楼秋月明,十二阑干曲曲凭。
缑山玉女烟霞上,悔不当年学凤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燕山行》描绘了一场奢华又短暂的欢宴,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人生无常、繁华易逝的主题。

第一段:奢华的宴会 开头用"八月风吹雪"制造反差——燕山八月居然下雪,暗示这场宴会不同寻常。接着用猩红的酒、碧绿的地毯、银制的炊具、华贵的灯饰等色彩浓烈的物品,描绘出宴会的奢侈。美人弹琵琶、烤骆驼肉、剪灯花等细节,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场声色犬马的狂欢。

第二段:欢乐的巅峰 "莲花旋舞"和"鸳鸯绣幕"继续渲染奢靡氛围,用"顷刻能开上苑花"形容欢乐来得极快,而"笑绾章华臂"则暗示男女之间的亲密。这里把宴会的热闹推向了高潮。

第三段:急转直下的对比 "年光逝水"突然转折,用"昨日缠头今不识"形成强烈反差——昨天还挥金如土,今天就被遗忘。骏马、珠宝盒、美女都成了过眼云烟,"皓齿蛾眉"的美人们转眼就消失在街头。

结尾的感慨 最后用秋月、栏杆等冷清意象,与前面的热闹形成对比。"缑山玉女"的典故暗示神仙生活,而"悔不学凤笙"则表达了后悔——与其追逐短暂欢愉,不如像仙人那样超脱。

核心魅力 全诗像一部快进的电影:前段用浓墨重彩展现极致的享乐,后段突然刹车,揭示这一切都是泡影。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狂欢后的空虚感"——就像现代人参加完通宵派对,第二天清晨独自回家的落寞。诗人用华丽的语言告诉我们:再热闹的宴会终会散场,而时间从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