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闻蝉声

日午风暄次第鸣,翛然一碧树无情。好音为报黄梅出,雅奏疑翻白苎轻。

弄舌我怜才语涩,上头人爱鬓丝青。莫矜倚托清高甚,应悔秋来玉露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蝉鸣的景象,并借蝉抒发了人生感悟。

前两句写正午时分,暖风阵阵,蝉儿此起彼伏地鸣叫。树木青翠茂盛,却对蝉鸣无动于衷。这里用"无情"形容树木,暗示自然界对生命的漠然。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蝉鸣:像在报告黄梅成熟的消息,又像在演奏轻快的白苎舞曲。诗人说自己笨嘴拙舌,羡慕蝉鸣的动听,而人们更在意的是树荫下的清凉。这里暗含对比:蝉在烈日下卖力鸣叫,人们却只顾享受阴凉。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不要因为栖息在高处就自命清高,等到秋天寒露降临,就会后悔莫及。这是借蝉的命运来警示世人:得意时不要骄傲,要想到盛极必衰的道理。

全诗通过描写夏日蝉鸣,表达了"盛时当思衰"的哲理。诗人观察细致,用黄梅、白苎等具体意象让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可感。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给人深刻启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