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两位君王的悲剧结局。
前四句写吴王夫差在馆娃宫(西施居住的宫殿)沉迷美色,被越王勾践的计谋迷惑。用"胆未尝"形容勾践卧薪尝胆的隐忍,用"心已误"表现夫差被美色蒙蔽的判断力,形成鲜明对比。
后四句发出感慨:吴国灭亡后夫差认命了,但胜利的越国如今又在哪里呢?最后用"一种江边墓"这个画面收尾——两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君王,最终都化作了江边的坟墓,暗示再大的功业终将归于尘土。
诗歌的魅力在于: 1. 用具体场景(馆娃宫、江边墓)让历史故事生动可感 2. 通过"胆未尝"和"心已误"的巧妙对比,展现成败关键 3. 结尾的江边墓意象,传递出对权力争斗的深刻反思 4. 语言简练但内涵丰富,短短八句就讲清了复杂的历史教训
本质上是在说:沉迷享乐会误国,但即便像勾践这样忍辱负重获得胜利,最终也不过是历史的过客,表达了对权力游戏的超然看法。
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