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之翰惠布

远赠知君怜缕蓝,裁缝自顾亦何堪。
束来韦带浑相称,立傍狐裘政未惭。
洁白尽教欺雪氅,淡红无用费春蚕。
此身真是长安客,惟有儒冠尚自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收到朋友赠送的布料后有感而发,通过布料这个日常物品,表达了文人清贫却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开头两句说朋友从远方送来珍贵的蓝色布料,但自己觉得裁缝手艺一般,配不上这么好的料子。这里用自嘲的语气,其实暗含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描写布料:用韦带(普通腰带)束着很合适,站在狐裘(富贵象征)旁边也不自卑;布料洁白胜过雪貂大衣,淡红色泽不输春蚕吐丝。这些比喻既赞美布料品质,更展现文人"安贫乐道"的精神——即便清贫,内心依然保持高贵。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虽然身在繁华长安,但始终保持着南方文人的本色。这里的"儒冠"象征读书人的气节,表明作者在物质匮乏中,依然坚守精神世界的富足。

全诗妙处在于:通过一块普通布料,既表达对友情的感激,又展现文人清高自守的品格。用生活化的小物件,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