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经 二首 其二 江上晚归

窗纸风偏透,衾裯冷不胜。
欹枕挑灯诗又成。
听。
更鼓最无凭。
同云暝。
檐花滴到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金字经》描绘了一个寒冷孤寂的夜晚,诗人辗转难眠、借诗消愁的情景。

开头两句直接写实:窗户纸被寒风吹得哗哗响,被子冷得像冰窖一样。这种直白的描写让读者立刻感受到冬夜的刺骨寒意。诗人睡不着,干脆斜靠着枕头,在油灯下写诗——"诗又成"三个字透露出这已是他惯常的排遣方式。

"听"字单独成句特别巧妙,像一声叹息。诗人听着更鼓报时,却觉得时间过得毫无规律("无凭"),说明他整夜都在失眠状态。窗外乌云密布("同云暝"),屋檐的融雪滴水声从夜晚持续到天明,这滴滴答答的声音更衬托出长夜的难熬。

全诗没有直接说"孤独",但通过风声、冷被、灯下写诗、听更鼓、数雨滴这些细节,一个在寒夜中与失眠抗争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最打动人的是最后屋檐滴水到天明的画面,把无形的漫长等待变成了具体可感的声音,让读者仿佛也陪诗人度过了那个不眠之夜。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