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五首 其三
君不见西陵田。从横十字成陌阡。君不见东郊道。荒凉芜没起寒烟。
尽是昔日帝王处。歌姬舞女达天曙。今日翩妍少年子。不知华盛落前去。
吐心吐气许他人。今旦回惑生犹豫。山中桂树自有枝。心中方寸自相知。
何言岁月忽若驰。君之情意与我离。还君玳瑁金雀钗。不忍见此使心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展现了繁华与衰败的变迁,道出了人心易变的感慨。
前八句像电影镜头切换:先展示西陵田野上整齐的田埂,东郊道路上荒凉的寒烟,这些都是昔日帝王享乐的地方。曾经这里通宵达旦歌舞升平,如今少年郎却不知道曾经的繁华早已消逝。这种今昔对比特别强烈,就像我们看见老照片里热闹的街市,如今变成冷清的废墟。
中间六句转向情感描写:当初信誓旦旦说真心话的人,现在却犹豫变心。诗人用"山中桂树自有枝"作比喻——就像树木自然生长,人心也该有不变的准则。这里有种"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的无奈。
最后四句是决绝的告别:既然感情不在了,就把定情信物(玳瑁金雀钗)还回去,因为看着这些只会更伤心。这种处理方式很像现代人分手时退还礼物,既保持尊严,又带着心痛。
全诗精华在于用废墟比喻逝去的感情,用自然景物反衬人心的善变。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曾经相信永恒,却发现什么都敌不过时间"的幻灭感,这种情感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