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彦高占雪
天秋鼓南风,雪海飘暮雪。
三春犹冱寒,九夏那苦热。
土圭测中气,尝闻先儒说。
穷发多异宜,泥古诚亦拙。
吴侯擅六艺,名宦端不屑。
晚岁登泰山,蚤已探禹穴。
千岁可坐致,不待数旬月,
重阴畏坎陷,五阳欣夬决。
君子方履霜,渠肯蹈覆辙。
鸡豬与鱼蒜,幸可充朝餟。
三春犹冱寒,九夏那苦热。
土圭测中气,尝闻先儒说。
穷发多异宜,泥古诚亦拙。
吴侯擅六艺,名宦端不屑。
晚岁登泰山,蚤已探禹穴。
千岁可坐致,不待数旬月,
重阴畏坎陷,五阳欣夬决。
君子方履霜,渠肯蹈覆辙。
鸡豬与鱼蒜,幸可充朝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南风呼啸、暮雪纷飞的景象,同时借自然现象探讨了人生哲理。开头用"雪海飘暮雪"的夸张手法,突出天气异常寒冷,连春夏都像冬天一样。接着用"土圭测中气"这个古代测量节气的典故,讽刺那些死守古法不懂变通的人。
诗人通过"吴侯"这个人物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这位高人精通六艺(古代六种才能),却不屑于追求功名;晚年登泰山、探禹穴(大禹遗迹),追求精神境界而非世俗成就。"千岁可坐致"四句用《易经》的卦象作比喻,说聪明人懂得在阴险处境(重阴)中谨慎行事(畏坎陷),在有利时机(五阳)果断行动(夬决)。
最后用"君子方履霜"的典故,说真正智慧的人像走在薄霜上一样小心,不会重蹈前人覆辙。结尾突然转到"鸡豬与鱼蒜"的生活场景,用粗茶淡饭也能饱腹的朴实描写,暗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全诗将自然景象、历史典故和人生思考巧妙融合,表达了不慕名利、顺势而为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