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六

亦有新蝉噪晚风,小桥流水绿阴中。
人言多是遗蝗化,果觉依稀似草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田园小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趣味。

前两句写景:傍晚微风中传来新蝉的鸣叫,小桥流水掩映在绿树荫里。这里用"噪"字生动表现出蝉鸣的热闹,而"小桥流水绿阴"则勾勒出宁静优美的乡村画面,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后两句转入议论:人们都说这些蝉是蝗虫变的,仔细看还真有点像草虫呢。这里展现了民间有趣的传说和细致的观察,把蝉和蝗虫联系起来,既体现了农人的智慧,又带着几分天真的童趣。

全诗妙在将科学观察(蝉蝗形态相似)与民间传说(蝗化蝉)自然融合,通过"人言"与"果觉"的呼应,既保留了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又不失诗歌的含蓄美。诗人用"依稀"二字,既承认相似又不完全确定,留下想象空间,让普通的虫鸣声也显得别有韵味。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