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豪情与生机的离别画面。
前两句"鹏程三万里,别酒一千钟"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壮阔的意境。大鹏展翅高飞三万里,象征着远大的前程;离别时痛饮千杯美酒,体现了深厚的友情。这两个数字的夸张对比,既表现了离别的豪迈,又暗示了前路的广阔。
后两句"好景当三月,春光上国浓"将视线转向眼前美景。阳春三月正是最美时节,京城的春意格外浓郁。这里用明媚的春光反衬离别之情,让离愁中带着希望,伤感里透着温暖。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包含了三重对比:空间上从万里高空到眼前春色,时间上从未来前程到当下美景,情感上从豪迈到温柔。诗人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把离别时复杂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都融入其中,读来既振奋人心又温暖动人。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