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对海红花见寄之什
春风仙杏枝,倏忽吹成果。
暮雨牡丹苞,凄凉飘去我。
独有海红花,一丛千万朵。
深似猩血染,香於麝脐破。
繁压玉栏霞,红烧翠鬟火。
俗呼锦被堆,又有何不可。
仆射多才情,新停济川舸。
闲绕复相思,醉袖花边嚲。
吟成数十字,字字明珠颗。
鱼目辄还公,莫笑轻酬么。
暮雨牡丹苞,凄凉飘去我。
独有海红花,一丛千万朵。
深似猩血染,香於麝脐破。
繁压玉栏霞,红烧翠鬟火。
俗呼锦被堆,又有何不可。
仆射多才情,新停济川舸。
闲绕复相思,醉袖花边嚲。
吟成数十字,字字明珠颗。
鱼目辄还公,莫笑轻酬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各种花卉的绚烂景象,重点赞美了"海红花"的独特魅力,并融入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1. 开头用春风中的仙杏和暮雨中的牡丹作对比:仙杏很快结果,牡丹花苞却被雨打落,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
2. 接着浓墨重彩地描写海红花:数量多(千万朵)、颜色深(像猩猩血染的)、香气浓(胜过麝香)、形态美(像红霞压在玉栏上,又像火焰烧着翠绿发髻)。这些比喻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这灿烂的花丛。
3. 诗中提到这花俗称"锦被堆",表现出诗人对民间语言的接纳,也增添了生活气息。
4. 后半段转向写人:夸赞友人(仆射)才华横溢,停下船只来赏花。诗人醉醺醺地在花丛边徘徊思念,衣袖都垂到花上了,这个细节描写很有画面感。
5. 最后以诗歌唱和作结:把友人的诗比作明珠,谦称自己的回赠只是"鱼目",展现了文人之间以诗会友的雅趣。
全诗最精彩的是对海红花的描写,用一连串夸张的比喻把普通花朵写得光彩夺目。同时通过赏花、吟诗等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真挚的友谊。语言华丽但不晦涩,比喻新奇又贴切,读来能感受到春日赏花的愉悦氛围。
李至
(947—1001)宋真定人,字言几。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八年,拜参知政事。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求解机政。命兼秘书监,总秘阁藏书。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主张弃灵州,安抚西夏。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徙知河南府。与李昉以诗相酬,有《二李唱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