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别离多,欢会少。
嘶马秋风,人在斜阳道。
盼断塞云无雁到。
身不能飞,愿化长堤草。
荻花残,梧叶老。
不待悲秋,已是愁难了。
明月天涯曾共照。
梦味阑珊,愁拥秋衾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苏幕遮》写的是深秋时节一个人思念远方亲友的孤独与愁绪。全词通过描绘萧瑟的秋景,层层递进地表达了刻骨的相思之情。

上片开头直抒胸臆:人生总是离别多、相聚少。接着用"嘶马秋风"四个字,立刻把我们带到荒凉的送别场景——秋风中马儿嘶鸣,一个人孤零零站在夕阳下的古道。他仰望着边塞的天空,却连传递书信的大雁都看不见,于是痴痴地想:既然我不能飞到你身边,那就化作路边的长堤草吧,至少能默默守候你经过。

下片镜头转向更凄凉的深秋景象:芦苇花凋残,梧桐叶枯黄。还没到传统"悲秋"的季节,主人公的愁绪已经浓得化不开了。最动人的是"明月天涯曾共照"这句——虽然分隔两地,但我们抬头看见的是同一个月亮啊!这个细节让思念有了温度。结尾写漫漫长夜:梦里迷迷糊糊,醒来时秋被裹着满身愁绪,天又亮了。

这首词最打动人心的,是把抽象的情感用具体画面表现出来:嘶叫的马、斜阳古道、枯萎的植物、冰凉的被子...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思念。特别是"愿化长堤草"的想象,既天真又深情,把无能为力的思念写得格外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