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络纬

井阑啼碎金梧影,声声羂愁难断。
竹簟邀凉,瓜藤架月,烟外不胜清怨。
才听又远。
认幽涧哀弦,被风吹转。
那得成丝,翠笼空饱豆花瓣。
篝灯谁寄永巷,弄鸳梭轧轧。
残夜相伴。
露湿侵篱,星寒映杼,应恨回文零乱。
搴帷意懒。
况无妇惊秋,宋郎凄婉。
自谱相思,泪痕凝翠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秋夜纺织娘的鸣叫为引子,展开一幅充满愁绪的秋夜画卷。

上片从听觉切入:纺织娘在井栏边的梧桐影里鸣叫,每一声都像剪不断的愁绪。躺在竹席纳凉的人,望着瓜藤架间的月色,觉得这虫鸣声里带着说不清的哀怨。声音忽近忽远,仿佛山涧里被风吹散的琴音。纺织娘虽名"络纬"(谐音"络丝"),却终究吐不出真丝,就像笼中只能吃豆花的蚕——暗喻徒劳的相思。

下片转入视觉描写:深夜的巷子里,不知谁家还亮着灯,织布机发出轧轧声。露水打湿篱笆,寒星照着织机,想必织女也因心事烦乱而织错了花纹。主人公懒散地放下帷帐,这里没有像古代"宋郎"那样为妻子惊秋而作赋的文人,只有自己把相思谱成曲调,让泪痕凝结在翠绿的笔管上。

全词妙在双线交织:明写纺织娘和织布声,暗写相思之情。虫鸣与机杼声构成秋夜背景音,而"不成丝"(谐音"不成思")、"回文零乱"(用苏蕙织回文诗典故)等意象,将自然声响与人间情思完美融合,把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