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踏青扫墓的场景,充满清新自然的春日气息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写清晨登山的情景:山鸟清脆的叫声划破晨雾,诗人穿着湿漉漉的布鞋攀爬崎岖山路。"格磔"形容鸟鸣声,"青鞋裹湿"生动表现出清晨露水打湿鞋袜的细节。
三四句展现清明时节的典型景象:细雨蒙蒙中,柳絮轻扬,梨花绽放,春意淡雅宜人。这里用"疏疏"形容细雨,"淡淡"形容春色,营造出朦胧柔美的意境。
五六句用典故写扫墓场景:像古代隐士庞德公那样在山中遇见扫墓人,又像在周代墓地柏树下看到游人往来。这两个典故不着痕迹地融入眼前景象,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最后两句抒发人生感悟:诗人想起春秋时季札挂剑报知己的故事,感叹人生如三生轮回,回首往事已隔重重尘世。用"延陵剑"的典故表达对逝者的追思,用"隔几尘"表现时光流逝的怅惘。
全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将清明景色、扫墓习俗和人生感悟融为一体。语言明白如话却意境深远,既有"柳絮梨花"的春日美感,又有"三生轮回"的哲理思考,让读者在感受清明氛围的同时,也能体味到诗人对生命、时光的深刻感悟。
吴存
(1257—1339)元鄱阳人,字仲退。私淑饶鲁之学。部使者劝以仕,不赴。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