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图,同时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写亭中远眺的景色:朱红栏杆外树木掩映,远处传来迎接官员的乐器声。老农恭敬地拿着农具行礼,田里的庄稼长势正好,卷起帘子就能欣赏。这里通过"老农持锸"的细节,展现了官民和谐的景象。
中间四句用山水对仗: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登龙山的倒影,寒凉的山峰像展翅的猎隼。夕阳下湖边的野草轻轻摇曳,秋色中水田显得格外开阔。诗人用"登龙""建隼"的比喻,既写实景又暗含气度。
最后四句转入抒情:渤海郡的百姓安居乐业,荆州来的客人独自享受这份宁静。就连谢安这样的名士,也比不上这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的赞美。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由景入情,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夕阳湖草动"等句,用动态描写静景,格外生动传神。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