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送少湘侄回里

一帆风顺送归舟。胜景异三秋。湖口钟声,石头山色,都向望中收。

长途风雪须珍重,莫自脱重裘。桑梓谈心,埙篪聚首,备述玉亭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少年游 送少湘侄回里》是一首送别诗,用温暖朴实的语言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关怀和叮嘱,同时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归乡后的温馨场景。

上阕(前五句)写送别时的场景和沿途风光: - "一帆风顺送归舟":用"一帆风顺"这个常见祝福语,直白地表达对侄儿旅途平安的祝愿。 - "胜景异三秋":说沿途风景比秋天更美,暗示离别虽有不舍,但旅途风光值得欣赏。 - "湖口钟声,石头山色":具体描写途中会遇到的景色——湖口的钟声和石头山的景色,让离别画面更生动。 - "都向望中收":这些美景都会被归舟上的侄儿尽收眼底,暗含"好好欣赏"的叮嘱。

下阕(后五句)转为长辈的贴心嘱咐和归乡想象: - "长途风雪须珍重,莫自脱重裘":像唠家常一样叮嘱侄儿路上注意防寒,别随便脱厚衣服,充满生活气息的关怀。 - "桑梓谈心,埙篪聚首":想象侄儿回乡后与亲人团聚的场景,"桑梓"代指家乡,"埙篪"是古代乐器,比喻亲人团聚的和谐。 - "备述玉亭游":让侄儿把在外游历的见闻("玉亭游")详细讲给家人听,暗含对晚辈成长的欣慰。

诗词亮点: 1. 情感真挚:没有华丽辞藻,就像长辈送孩子远行时一边帮忙整理行李一边唠叨,叮嘱穿衣吃饭,朴实动人。 2. 画面感强:钟声、山色、风雪、重裘等具体意象,让人仿佛看到一幅古代送别画卷。 3. 双线结构:明写侄儿归途,暗含自己牵挂,最后落到家人团聚,体现中国人重视亲情的传统。

现代启示: 即使今天,长辈送晚辈远行的场景依然常见。诗中那种"路上小心""到了报平安""多讲讲外面的事"的叮咛,和现代父母送子女上大学、工作时说的话何其相似。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