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 其三 送辛子,叠春柳词韵

七天人又别,诗心一路,秋色吊虫沙(去年之战。)。
笋将穿翠去,古镇三江,隋塔日西斜。
仙山秀立,照铜河、绿到天涯。
回望否、题襟夜馆,清过梵王家。
金笳。
哀弦蜀国,弹铗并州,问高生鞍马(蕴华。)。
应写遍风流秦七,流水栖鸦。
龙头名士多于鲫,几人吹、玉琯昭华,吟寄我,江城五月梅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好友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

上片(前半部分): - 开头"七天人又别"点明送别主题,用"秋色吊虫沙"暗指去年战乱后的萧瑟景象。 - "笋将穿翠去"用竹笋破土而出的意象,比喻友人即将远行。"古镇三江"等句描绘送别地的景色,隋塔斜阳、仙山秀立,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 - "绿到天涯"既写实景,又暗含对友人前程的祝福。最后回忆共同题诗夜话的雅致时光。

下片(后半部分): - "金笳"起笔转入音乐意象,用哀弦、弹铗等典故赞美友人的音乐才华和豪侠气概。 - "应写遍风流秦七"将友人比作宋代词人秦观,称赞其文采风流。"龙头名士多于鲫"则调侃当时名士泛滥的现象。 - 结尾"江城五月梅花"是经典送别意象,既点明时节,又以梅花高洁喻友人品格,表达期待再聚的心愿。

全词特色: 1. 时空交错:将眼前送别、去年战事、往日雅集巧妙融合 2. 善用比喻:用"笋将穿翠""绿到天涯"等清新意象化解离愁 3. 典故活用:把历史典故自然融入送别场景,不显晦涩 4. 情感真挚:既有"哀弦蜀国"的伤感,也有"风流秦七"的赞赏

这首词展现了文人送别时特有的含蓄优雅,将对时局的感慨、对友情的珍重都融入山水画卷之中,读来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