怆神

高楼明月最怆神,气结难言甚果因。
未见巫山行去雨,已经沧海过来人。
迢迢三岁怀中札,凛凛千夫指内身。
吟到谁荣君更苦,所闻奁镜早生尘。
开门拟著解嘲书,怨草重阶待久锄。
鉴夜无非星历历,抱心终此义区区。
还期努力加餐饭,难永开华照里闾。
欲往从之天地旷,东南西北四愁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怆神》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人在孤独中对往事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

首联“高楼明月最怆神,气结难言甚果因”写的是:站在高楼望着明月,内心充满悲伤,情绪郁结,难以言说,甚至说不清是为什么。这里用高楼和明月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暗示主人公内心的苦闷。

颔联“未见巫山行去雨,已经沧海过来人”运用典故:还没经历过巫山云雨(象征美好的爱情),却已经像经历过沧海的人一样看透世事。这里表达了一种遗憾和沧桑感,仿佛人生还没真正体验过美好,就已经饱经风霜。

颈联“迢迢三岁怀中札,凛凛千夫指内身”写的是:三年来一直珍藏着某人的书信(“怀中札”),但现实中却要面对众人的指责(“千夫指”)。这里对比了内心的深情与外界的压力,凸显主人公的孤独与挣扎。

尾联“欲往从之天地旷,东南西北四愁余”表达了一种无处可去的迷茫:想要追随什么,却发现天地广阔,东南西北都充满忧愁。这里用“四愁”强化了主人公的彷徨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高楼、明月、沧海、书信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遗憾和无奈。语言含蓄深沉,情感真挚动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挥之不去的怅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