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蝴蝶 有怀

记得丽娟当日,花梢年纪,鸦鬓初长。
红玉阑干十二,门枕垂杨。
只一搦、文犀领扣,刚三寸、绣雀鞋帮。
傍窗纱。
同尝苦笋,共试甜香。
堪伤。
博山炉畔,长斋绣佛,细祷昏黄。
世世生生,文鸳锦水莫相忘。
写方笺、琉璃砚匣,传密约、蛱蝶花囊。
恨无端,千回万转,羞见萧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回忆,以及后来被迫分离的伤感。全词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两个场景:甜蜜的过往与痛苦的现状。

上片是美好的回忆。开篇用"丽娟"(古代美女的代称)引出心上人少女时的模样:她站在垂杨柳下的红栏杆旁,衣领上别着犀牛角扣子,穿着三寸绣花鞋。两人曾一起在窗边品尝苦笋(暗示青涩的初恋),分享甜香(可能是某种点心或熏香)。这些细节像老照片般鲜活,尤其"一搦"(一握)、"三寸"的描写,生动展现出少女的娇小玲珑。

下片急转直下。如今女子已在佛堂长斋礼佛(暗示被迫出家或守寡),只能在黄昏时默默祈祷。她仍执着地许愿"世世生生"都要与爱人相伴,用琉璃砚台写情书,把秘密约定藏在蝴蝶香囊里。但现实残酷,最终以"千回万转"的纠结和"羞见萧郎"(古代情郎的代称)的遗憾收尾,暗示有情人终成陌路的悲剧。

全词最动人的是对比手法:红栏杆与佛堂、甜香与苦笋、密约与长斋,这种强烈反差让读者更能体会"物是人非"的痛楚。而"绣雀鞋帮""蛱蝶花囊"等生活化细节,让这段古典爱情有了接地气的真实感。最后"恨无端"三字尤其戳心——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爱情消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