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 昭君出塞图

乱纷纷,玉蕊冰花。
气结愁云,泪湿腮霞。
高阙千寻,停骖一顾,漠漠黄沙。
只见三队五队,槊旌旗,舞风番马。
千点万点,绕穹庐,成阵寒鸦。
一曲琵琶。
几拍胡笳。
目断飞鸿,恨满天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折桂令·昭君出塞图》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王昭君远嫁塞外的凄凉场景。

开篇用"乱纷纷的冰花"和"凝结的愁云"营造出寒冷压抑的氛围,昭君泪湿胭脂的脸庞暗示她内心的痛苦。"高耸的宫阙"与"茫茫黄沙"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她从此远离故土的命运转折。

中间部分通过动态描写增强画面感:三五成列的番邦骑兵旌旗飞舞,千万只寒鸦绕着帐篷盘旋。这些塞外特有的景象,既展现了异域风情,更反衬出昭君身处陌生环境的孤独。

结尾用琵琶和胡笳的乐声,带出思乡之情。"目送飞鸿"的细节尤为动人——望着可以自由南飞的大雁,昭君对故土的思念和身不由己的怨恨,随着乐声飘满了整个塞外天地。

全词就像一幅动态画卷,通过冰花、黄沙、军马、飞鸿等意象的层层渲染,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昭君出塞的凄凉旅程,感受到她"从此故乡是异乡"的千古悲情。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