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坊倪氏女少日曾识之一别十年矣岁晚与其

吴山山下安荣里,陋巷穷居有西子。
嫣然一笑坐生春,信是天人谪居此。
相逢昔在十年前,双鬟未合脸如莲。
学画蛾眉挥彩笔,偷传雁字卜金钱。
相逢今在十年后,鬒发如云眼波溜。
风吹绣带露罗鞋,酒泛银杯淹翠袖。
自言文史旧曾知,写景题情事事宜。
但传秦女吹箫谱,不咏湘灵鼓瑟辞。
暮雨朝云容易度,野鸭家鸡竞相妒。
当时自诧苑中花,今日翻成道傍树。
日闻此语重悲伤,对景徘徊欲断肠。
渭城杨柳歌三叠,湓水琵琶泣数行。
相送出门留后约,暮天惨惨东风恶。
醉归感旧赋新篇,重与佳人嗟命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个关于时光流逝和命运无常的伤感故事,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美好的初遇(前八句) 诗人回忆十年前在杭州吴山脚下的贫民区,遇见一位像西施一样美丽的倪姓姑娘。当时她还没成年,头发扎着两个小揪揪,脸蛋像荷花一样干净漂亮。她正在学画眉毛、偷偷占卜爱情,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嫣然一笑坐生春"这句特别生动,形容她笑起来能让整个房间都明亮温暖起来。

第二部分:物是人非的重逢(中间十二句) 十年后再见面,姑娘已经长大成熟,头发乌黑浓密,眼波流转。但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还保持着优雅的举止(绣带罗鞋、银杯翠袖这些细节),但实际境遇大不如前。她自称精通文墨,却只能写些风花雪月的应景文字,不再创作高雅的艺术。诗中用"野鸭家鸡"的比喻,暗示她沦落到要和庸脂俗粉争宠的地步。

第三部分:无奈的叹息(最后八句) 诗人听到她的遭遇非常痛心,用"渭城杨柳"(送别曲)和"湓水琵琶"(白居易写琵琶女的典故)这两个著名悲剧意象,表达对姑娘命运转折的惋惜。结尾风雨交加的送别场景,更强化了这种无力回天的悲凉感。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强烈的时间对比:通过十年前清纯少女和十年后风尘女子的对比,展现美好事物被时光摧残的残酷。 2. 克制的同情:诗人没有直接批判社会,而是通过姑娘自述"当时自诧苑中花,今日翻成道傍树"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更让人揪心。 3. 生动的细节:比如"偷传雁字卜金钱"写少女怀春,"风吹绣带露罗鞋"写成熟风韵,都是用具体画面唤起读者共鸣。

它提醒我们:再美好的青春都可能被现实磨平棱角,但那些曾经存在过的纯真与美丽,永远值得被铭记和叹息。

瞿佑

瞿佑(一作祐)(1341-1427)字宗吉,自号存斋,钱塘人。洪武初以荐历宜阳训导、迁周府长史。永乐间以诗祸谪戍保安,洪熙元年放归。著有《香台集》、《乐府遗音》、《剪灯新话》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