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簟

纹如流水滑如脂,一片清光漾碧漪。
凉思入帷移翠影,轻烟萦帐拂霜姿。
采真湘浦窗间梦,写兴淇园枕上诗。
欲避炎蒸何处是,石屏横展对芳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张精美的竹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触感描写,展现了竹席的清凉与雅致。

首联用"纹如流水""滑如脂"形容竹席表面的纹理流畅、触感细腻,"清光漾碧漪"则像阳光洒在水面泛起的波纹,突出竹席的光泽感。竹席不仅是实用品,更是一件艺术品。

颔联写竹席带来的清凉体验——翠竹的影子透过帷帐摇曳,轻烟般的凉意萦绕床边,仿佛能拂去夏日的燥热。诗人通过"移翠影""拂霜姿"的动态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这份凉意。

颈联用两个典故升华意境。"采真湘浦"暗指舜帝二妃泪洒湘竹的传说,赋予竹席浪漫色彩;"写兴淇园"借用《诗经》中歌咏竹林的典故,表现卧在竹席上吟诗的雅兴。虚实结合的手法,让竹席承载了文化记忆。

尾联点明主题:在炎炎夏日,展开这张竹席,对着芳草池塘,就是最好的避暑方式。"石屏横展"的比喻既写实又新颖,把竹席比作天然屏风,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全诗以日常物品为切入点,通过多感官描写和巧妙用典,将普通的竹席写出仙气飘飘的意境。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竹席的极致刻画,自然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人"小物见大雅"的生活美学。

朱之蕃

山东茌平人,著籍金陵,字元介,号兰嵎。万历二十三年状元。官至吏部侍郎,出使朝鲜,尽却其赠贿。工书画。朝鲜人来乞书,以貂皮人参为酬。之蕃斥以买法书、名画、古器,收藏遂甲于南都,有《奉使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