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再次坡公韵,檃括后赤壁赋(壬午)

雪堂间步,正露寒霜降,兴怀时物。
有酒无殽谋及妇,重复追寻赤壁。
月小山高,断崖千尺,乱石堆成雪。
几何光景,竟非前度英杰。
且自危步巉岩,划然长啸,草木悲声发。
虎豹虬龙攀欲堕,谁问冯夷兴灭。
更放中流,寂寥四顾,满目烟如发。
何来鹤翅,临皋梦破残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模仿苏轼《后赤壁赋》的意境而创作的,用简练的百字勾勒出一幅秋夜赤壁的苍凉画卷。

开篇写作者在雪堂散步,正值寒露霜降时节,触景生情。想喝酒却没下酒菜,只好找妻子商量,于是决定重游赤壁。这里用生活化的细节,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情趣。

接着描写赤壁夜景:月亮显得很小,山势显得很高,陡峭的崖壁高达千尺,乱石堆叠像积雪一般。这些景物描写既壮观又带着几分凄清。作者感叹:同样的景色,却已不见当年的英雄豪杰,暗示物是人非的感慨。

下半部分写作者冒险登上险峻的岩石,突然发出长啸,引得草木都仿佛发出悲鸣。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内心的孤寂与豪情。"虎豹虬龙"等意象既写实景的险峻,又暗喻世事的艰险。

最后写泛舟江中,四周寂静,满眼都是如发丝般的薄雾。突然有鹤飞来,惊醒时才发现天已破晓,残月犹在。这个结尾如梦似幻,既照应了苏轼原文中"羽化登仙"的意境,又透露出淡淡的惆怅。

全词通过对赤壁夜游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体悟,以及在孤寂中寻求超脱的心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豪放之气,又不失婉约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