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智慧的思考。
前两句用"麟凤"和"圣贤"作正面例子:祥瑞的麟凤懂得根据季节飞翔或蛰伏,圣贤明白该进取时进取(卷),该退隐时退隐(舒)。这说明真正的智者都懂得审时度势。
后两句用嵇康(字叔夜)作反面例子:可惜嵇康空有才华,智慧却不如海鸟鶢鶋(一种会预知风暴的鸟)。暗指嵇康不懂在乱世中保全自己,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全诗通过对比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才华高低,而在于懂得审时度势、进退有度。就像动物知道顺应自然,人也应该学会在合适的时机展现或隐藏自己的才能。嵇康的悲剧正是因为他缺少这种生存智慧。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