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新栽松

石门新长青龙髯,虬身宛转云光黏。闻君爱我幽崖前,
十株五株寒霜天。越溪老僧头削雪,曾云手植当庭月。
三十年来遮火云,凉风五月生空门。愿君栽于清涧泉,
贞姿莫迓夭桃妍。□□易开还易落,贞姿郁郁长依然。
山童懒上孤峰巅,当窗划破屏风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松树在幽静山崖间生长的画面,通过松树的形象传递出坚韧不拔、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开头用"青龙髯"形容新松的针叶,像龙的胡须一样生动,松树弯曲的身姿仿佛与云雾融为一体。诗人听说友人喜欢在幽静山崖前种松树,即使寒霜天气也坚持栽种,展现出对松树品格的欣赏。

诗中提到一位越溪老僧,头发像雪一样白,曾在庭院亲手种下松树。三十年来,这些松树遮挡了炎热的阳光,在五月带来凉风,营造出清幽的禅意氛围。这里通过老僧与松树的关系,暗示松树与修行者一样具有超然物外的气质。

诗人劝友人把松树种在清泉边,保持它本真的姿态,不要迎合像桃花那样艳丽却易逝的美。这里用桃花的短暂反衬松树的恒久,形成鲜明对比。最后描写山童懒得爬上孤峰,只在窗前远望如屏风般的山间云雾,进一步烘托出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

全诗通过对松树的赞美,表达了追求高洁品格、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以及向往宁静自然的隐逸情怀。语言生动形象,将松树人格化,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松树的精神象征意义。

张碧

张碧,字太碧,唐末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屡举进士不第,寄情诗酒,慕李太白之高致,其诗风受李白、李贺、贯休影响较深。擅长古风,多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人民疾苦,有《张碧歌诗集》一卷。其子张瀛,亦擅诗,事五代南汉,官至曹郎。旧说张碧为唐德宗贞元中人,孟郊推重其诗,当误。 参陈尚君《张碧生活时代考》(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另参《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第223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