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慢 偕叙甫游虞山,至兴福寺、帘珠洞、大小剑门,欲访柳如是墓,不果

平芜到海,螺黛遥浮烟际。
任摇兀篮舆徐转,树隐招提。
石屋阴寒,散珠跳玉雨霏霏。
登临高处,澄波四远,洲渚都迷。
苔磴数盘,直穿岩罅,风裂单衣。
恨如此、山川奇秀,偏负蛾眉。
一舸当年,更无人去伴鸱夷。
春游谁酹,孤坟宿草,红豆新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和朋友游览虞山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上片主要写景: - 开篇用"平芜到海"展现辽阔视野,远山像青螺般浮在烟霭中 - 坐着摇摇晃晃的竹轿慢慢前行,寺庙在树林间若隐若现 - 描写石洞里的奇特景象:水珠像散落的珍珠跳跃,细雨纷飞 - 登高望远时,江水澄澈,沙洲都被雾气笼罩,朦胧迷人

下片转入抒情: - 穿过长满青苔的山路,山风吹得单衣猎猎作响 - 突然转折:这么美的山河,却辜负了柳如是这样的才女(蛾眉代指美女) - 用范蠡(鸱夷子皮)的典故,暗指柳如是丈夫钱谦益未能像范蠡那样功成身退 - 结尾最动人:如今春游的人,谁会去祭奠那座长满荒草的孤坟?只有红豆树发着新枝,仿佛在诉说相思

全词妙在: 1. 画面感极强,从远到近的镜头式描写让人身临其境 2. 巧妙运用对比:壮丽山河与凄凉孤坟,热闹春游与无人祭奠 3. 红豆新枝的意象,既点明季节,又暗示相思之情长存 4. 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不着痕迹地融入游记,使山水有了人文厚度

最打动人心的,是作者在美景中发现的那份历史孤独感——再美的风景,若是少了知音,终究带着遗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