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

清净当深处,虚明向远开。卷帘无俗客,应只见云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高远的山间小亭。诗人用简单干净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超脱世俗的精神世界。

前两句"清净当深处,虚明向远开"描写了云亭的地理位置和空间感。亭子建在深山最幽静的地方,敞亮的空间向着远方展开。"虚明"这个词很妙,既说亭子敞亮通透,又暗指心境空明。

后两句"卷帘无俗客,应只见云来"是点睛之笔。卷起帘子没有庸俗的访客,只有白云悠然飘来。这里的"云"既是实景,也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诗人用"无俗客"和"只见云"的对比,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最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远离尘世的意境。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清净"、"虚明"、"无俗客"这些词语的选择,让我们感受到他追求超脱、向往自然的心境。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