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游卷(为秦掾史题)
之子怀壮志,妙龄事远游。
青丝鞚騄駬,宝带悬吴钩。
晨兴出都门,凉风起萧飕。
征夫戒严程,千里思悠悠。
天关高迢遥,苍翠空中浮。
振策历夷险,修途行复留。
元戎开将阃,迥在平城陬。
折节礼贤士,倾心需才猷。
子今往从之,宾主应相投。
于以展素蕴,赞画真良谋。
子良亦何人,芳誉垂千秋。
鸿鹄薄霄汉,斥鴳宁与俦。
勉矣树嘉绩,勋名期早收。
青丝鞚騄駬,宝带悬吴钩。
晨兴出都门,凉风起萧飕。
征夫戒严程,千里思悠悠。
天关高迢遥,苍翠空中浮。
振策历夷险,修途行复留。
元戎开将阃,迥在平城陬。
折节礼贤士,倾心需才猷。
子今往从之,宾主应相投。
于以展素蕴,赞画真良谋。
子良亦何人,芳誉垂千秋。
鸿鹄薄霄汉,斥鴳宁与俦。
勉矣树嘉绩,勋名期早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怀揣远大志向,踏上千里征途的豪迈故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少年出征的英姿 开篇用"青丝""宝带"等鲜亮意象,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他骑着名贵骏马,腰间佩着宝刀,在凉风萧瑟的清晨离开京城。这些细节就像电影特写镜头,让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装备精良、眼神坚定的古代"追梦青年"。
二、征途的艰辛与机遇 诗中"天关高迢遥""修途行复留"等句,如实展现了旅途的艰难:要翻越高耸入云的山关,在漫长道路上走走停停。但转折出现在"元戎开将阃"——有位重视人才的大将军正在平城招贤纳士,这为年轻人提供了施展抱负的舞台。
三、激励人心的寄语 最后八句是长辈式的谆谆教导:用"鸿鹄"比喻志向高远者,用"斥鴳"(小麻雀)反衬平庸之辈,鼓励年轻人要像大鸟搏击长空那样建功立业。"勉矣树嘉绩"这句直白的加油打气,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跨越古今的青春共鸣——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年轻人:带着简单行囊和满腔热情出发,在漫长路途中坚持理想,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诗人用"宝刀骏马"的意象写豪情,用"凉风萧飕"衬孤勇,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少年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