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的渡口景象,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开篇"暝色赴春愁"用拟人手法,将暮色比作主动奔赴春愁的旅人,巧妙地把黄昏的朦胧与春日的淡淡哀愁融为一体。"归人南渡头"点明这是游子归家的场景,渡口是离别与重逢的象征地。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渡口美景:沙洲上烟雾与青翠的山色交融,滩涂上月光被水流打碎成粼粼波光。澧水岸边芳草萋萋,沧浪江上停泊着钓鱼的小舟。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恬淡自然的氛围。
结尾笔锋一转,以"放歌客"自比,表面在纵情高歌,实则内心思绪万千。一个"悠悠"既道出漂泊的漫长,又暗含超脱世俗的闲适。全诗通过渡口黄昏的静谧画面,含蓄地表达了游子归乡时既欣喜又怅惘的复杂心绪。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